胃癌早筛、早诊、早治很重要!

2022-04-26 09:11 威尼斯欢乐娱人城



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


据权威部门公布的资料,2018年在我国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,胃癌位居第3位,其中在男性位居第2位,在女性位居第5位,我国胃癌发病人数占全球所有胃癌新发病例的40%以上。






胃癌患者一般有哪些症状


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,以饭后为重;②食欲减退、嗳气、返酸、恶心、呕吐、黑便等。

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,常出现:①体重减轻、贫血、乏力。②胃部疼痛,③恶心、呕吐,④出血和黑便,肿瘤侵犯血管,可引起消化道出血。小量出血时仅有大便潜血阳性,⑤其他症状如腹泻(患者因胃酸缺乏、胃排空加快)。









并不是所有患者在确诊前都有明显症状


病例

患者 65 岁男性,有长期吸烟和饮酒病史,经问卷筛查为高风险人群,但患者自觉没有胃部症状,担心胃镜检查不舒服,不愿意筛查胃镜,后经家人反复劝说,才同意做胃镜检查。

胃镜发现胃大弯侧见一大小 0.2cm 的盘状隆起,中央凹陷。

病理报告组织学分级:高级别上皮内瘤变(WHO标准)/分化型腺癌(Tub1,日本标准),背景粘膜:慢性重度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。

患者和家属猝不及防,难以置信。直到入院准备手术时,住院病历的现病史记录仍是“无腹痛腹泻、无饱胀嗳气、无恶心呕吐等症状”。







早筛、早诊、早治很重要


胃癌术后生存期长短是评价胃癌诊断水平的重要指标,生存期长短与胃癌分期密切相关,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95%,晚期胃癌则为40%。我国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很低,一般为5%~10%,而日本高达80%,韩国也达到40%。如何提高我国的胃癌早期检出率是提高我国胃癌诊治水平的关键。

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是胃镜下取活检进行病理检查,但胃镜检查需有一定指征,无症状的胃癌患者可能疏于检查,少数患者也恐惧胃镜检查,所以一些胃癌难以早期发现。为此应运而生的胃癌血清标志物检测,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一种诊断线索,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进一步的诊疗选择。







胃癌血清标志物检测


(1)胃蛋白酶原Ⅰ,Ⅱ,Ⅰ/Ⅱ——胃体萎缩的风向标

胃蛋白酶原(pepsinogen,PG)是由胃部分泌的参与消化的胃蛋白酶的前体,通常约1%的PG可通过胃黏膜进入血液循环,可分为胃蛋白酶原Ⅰ(PGⅠ)和胃蛋白酶原Ⅱ(PGⅡ)两种亚型。PGⅠ由胃底腺的主细胞所分泌,PGⅡ由胃底腺,贲门腺,幽门腺,Brunner腺所分泌,虽然PGⅡ的浓度相对较低,但其分泌区域比PGⅠ大。









当胃底腺萎缩时,主细胞数量减少,PGⅠ水平下降;而由于分泌PGⅡ细胞较多,此时PGⅡ仍然可以维持高水平状态,此时PGⅠ/ PGⅡ显著下降;当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以及胃窦腺向胃体延伸,出现胃底腺假幽门腺化生时,PGⅡ水平升高更多,PGⅠ/ PGⅡ进一步下降。因此PGⅠ水平降低是胃底腺黏膜萎缩的可靠标志,PGⅠ/ PGⅡ侧面反映了胃底腺黏膜萎缩程度


(2)胃泌素-17(G-17)——胃窦萎缩的试金石

胃泌素是一种由消化道G细胞分泌的胃肠激素,对调节消化道功能和维持其结构完整具有重要作用。人体中有生物活性的胃泌素95%以上是仅α-酰胺化胃泌素,其中80%~90%是G-17,由胃窦部G细胞分泌:5%~10%是G-34。因此,当发生萎缩性胃炎时,胃窦腺体丧失导致胃窦G细胞数量减少,进入血液循环的G-17数量降低,因此可以认为血清G-17水平是胃窦萎缩的血清学标志物。









(3)血清抗Hp抗体——Hp感染是胃癌重要的独立致病因子

如前所述,从非萎缩到萎缩过程中,Hp感染是非常重要的独立致病因子。血清抗Hp抗体的筛查,能够粗略筛选出既往曾经感染过Hp的人群,但它不是现症感染的证据。碳13或碳14呼吸试验依然是目前检测Hp的金标准。